寶寶長牙有哪些前兆?圖解長牙順序、 症狀、紓解方法以及如何預防蛀牙全面大公開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長牙是第一個必經的生長里程碑,更是每個爸爸媽媽都會經歷的重要階段。而寶寶萌發第一顆牙齒的前後,通常會伴隨些不適症狀,甚至還需應對寶寶無頭緒的哭鬧、煩躁、亂咬東西等而感到手足無措。其實,這些可能都是寶寶長牙的徵兆,若父母們在此階段能夠更細心呵護,並進一步了解寶寶的長牙徵兆、長牙順序,以及如何緩解寶寶的不適和正確清潔寶寶的口腔以預防蛀牙,將有助於陪伴寶寶順利度過此階段,並促進口腔健康。

本文將全面介紹寶寶長牙的相關知識,包括長牙的前兆、症狀、順序、舒緩方式,以及如何正確清潔牙齒等,讓各位爸爸媽媽們都能更加輕鬆應對寶寶的長牙階段,並提供圖表以幫助更直觀地了解長牙過程。

 

文章重點

一、嬰兒長牙常見的不適徵兆∕症狀

二、嬰兒的長牙時間?何時會開始長牙?

三、圖表介紹長牙的順序(若順序不對該怎麼辦?)

四、寶寶長牙是否會影響食慾?長牙可以吃什麼?

五、寶寶的牙齒該如何照護/舒緩?

六、該如何清潔寶寶牙齒以預防蛀牙?

七、磨牙零食推薦─巧虎寶寶磨牙餅

八、常見寶寶長牙QA時間

 

一、嬰兒長牙常見的不適徵兆∕症狀

一般寶寶約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而寶寶長牙的過程並非都一帆風順,通常會伴隨著一些身體不適,以下是常見的長牙徵兆與症狀:

  • 流口水(口水流得更多)

在寶寶長牙期間,由於牙齒從牙齦中穿過時,會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所以會導致唾液分泌量增加。雖然唾液具有潤滑作用,可減緩寶寶長牙過程的牙齦腫脹、疼痛等狀況。但是由於寶寶吞嚥功能尚未成熟,所以時常來不及吞嚥口水就直接流出來。針對這點需特別注意,可能會造成嘴巴周圍皮膚紅腫、刺激而引發口水疹,因此需經常幫寶寶擦拭口水,以保持其口腔周圍的皮膚乾爽。

  • 牙齦紅腫疼痛或發炎

寶寶長牙由於牙齒萌出時會往上擠壓到牙齦,加上周圍牙齦會分泌荷爾蒙,所以會導致寶寶牙齦變得紅腫疼痛與發炎,有時甚至會有小包塊出現,還有需注意可能會有輕微出血狀況。

  • 咀嚼需求增加(想亂咬東西)

其實寶寶長牙時除了會有腫脹疼痛發生,還可能會有搔癢感,所以為了緩解這些不適,寶寶就會想要啃咬或咀嚼各種東西,只要是手抓得到的東西都會想往嘴裡塞,尤其是表面硬的物品,所以會建議可幫寶寶準備固齒器,以避免亂咬不適合啃咬的物品。

  • 食慾變化(食慾降低)

寶寶長牙的不適(如牙齦疼痛)可能會導致胃口降低、食慾不佳,進而影響喝奶量減少,甚至不喝奶都有可能。建議可準備適合磨牙的食物或固齒器,冷藏冰鎮後可減少寶寶的不適感。

  • 情緒較不穩定(易煩躁或易怒)

寶寶開始長牙時,其實也正值學習表達情緒階段,這時由於長牙的不適會讓孩子情緒較不穩定,所以會容易感到煩躁而透過哭鬧來宣洩。建議可適當給予安撫玩具,並加以關懷、安撫寶寶的情緒。

  • 睡眠問題(半夜睡不著容易哭鬧)

牙齒成長過程擠壓到牙齦會引起寶寶的不適,造成紅腫與疼痛。除了可能會讓寶寶情緒變得躁動、焦慮不安,也會導致寶寶晚上睡得不安穩,半夜容易醒來哭鬧。

  • 免疫力下降(導致輕微發燒)

通常寶寶在長牙期間免疫力會暫時下降,但並非是長牙所造成的免疫力下降,而是因為可能由於長牙期間睡眠品質受影響,導致免疫系統降低而抵抗力不佳,所以有時會有容易輕微發燒的狀況發生。一般來說,這樣的發燒不會到高燒程度,若真的寶寶發燒長時間不退(體溫超過38°C),則建議父母趕緊帶寶寶就醫。

 

二、嬰兒的長牙時間?何時會開始長牙?

一般寶寶會在6個月大左右開始長牙,但這個時間沒有一定,會因為寶寶的個體差異(體質、基因)有所不同,有的寶寶可能會稍微提前或延後。若寶寶營養吸收較好的在4 ~5個月時可能就已經長牙;有的寶寶則會稍微晚一些8個月、10個月,甚至1歲才長出牙齒,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爸爸媽媽不需太擔心,如果真的會擔心建議可諮詢專業的小兒牙科醫師。快一起了解寶寶的長牙時機吧!有助於提前為寶寶的長牙進程做準備。

  • 以下為寶寶長牙時機、順序的整理參考圖和表格:

 

年齡範圍

長出的乳牙

牙齒總數量

5~12個月

下顎正中門牙、➋上顎正中門牙

4

8~13個月

➌上顎側門牙

6

13~19個月

          ➍下顎側門牙、➎上顎第一臼齒、

➏下顎第一臼齒

12

16~23個月

➐上顎犬齒、➑下顎犬齒

16

2~3.5歲

➒下顎第二臼齒、上顎第二臼齒

20

*圖片與表格整理中的數字(代表牙齒位置)可相互對應*

 

大多數的嬰兒出生後約5~12個月會開始長出第一對乳牙(2顆下顎正中門牙),再來是2顆上顎正中門牙及2顆側門牙,所以在1歲左右共會長出6顆牙齒。接著生長依序為第一臼齒、犬齒、第二臼齒,到了3歲半前,基本上會長齊所有20顆乳牙。

每對牙齒左右基本上會同時出現,但是上下就可能相隔12個月。長牙時間稍微提前或延後大多屬正常現象,無需過於擔心,但如果寶寶長牙的時機真的與圖表時間差異過大,則需評估寶寶是否有先天性遺傳疾病或是缺牙問題,建議直接詢問小兒牙科醫師。

 

三、圖表介紹長牙的順序(若順序不對該怎麼辦?)

寶寶的牙齒通常會依照特定的順序長出,且牙齒會是對稱性生長,一次會長出一對(2顆)牙齒。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長牙順序如下: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

牙齒

上排

下排

中門牙

➋ 8~13個月

➊ 5~12個月

側門牙

➌ 8~13個月

➍ 13~19個月

第一臼齒

➎ 13~19個月

➏ 13~19個月

犬齒

➐ 16~23個月

16~23個月

第二臼齒

➓ 2~3.5歲

➒ 2~3.5歲

 

 

 

 

 

 

順序➊.下顎正中門牙(5~12個月)

最早長出的牙齒是下排的正中門牙,是寶寶最先擁有的乳牙,通常會在5~12個月之間出現。

順序➋.上顎正中門牙(8~13個月):

在下排正中門牙之後,接著會是上排正中門牙長出,時間大約在8~13個月之間。

順序➌.上顎側門牙(8~13個月):

再來長出的會是上排的側門牙,通常會在8~13個月之間冒出。

順序➍.下顎側門牙(13~19個月):

下排的側門牙會比上排稍微晚一些,通常會在13~19個月之間出現。

順序➎➏.第一臼齒(13~19個月):

上下第一顆臼齒,這是寶寶的咀嚼牙,通常會在13~19個月之間長出。

順序➐❽.犬齒(16~23個月):

門牙與臼齒間的犬齒,通常會比臼齒晚一些長出,約在16~23個月之間才會冒出。

順序➒➓.第二臼齒(2~3.5歲):

上下第二顆臼齒,第二臼齒是寶寶的最後的乳牙,通常會在2~3歲半間長出並長齊。

 

※補充常見疑惑:若寶寶長牙順序不對,該怎麼辦?

雖然大部分的寶寶長牙順序都會遵循以上的一般模式,但還是有些寶寶的順序、時間、速度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有部分寶寶可能會出現長牙順序顛倒或是某些原因導致長牙時間延遲。不過基本上只要沒有牙齒異常,一般不需要太擔心或過於焦慮,因為每個寶寶發育的進度不大相同,且這樣的情況通常也不會影響牙齒正常功能。

但如果寶寶是牙齒長得極為不對稱或者有過長,因而影響咀嚼或口腔健康,就需要進一步諮詢牙醫。還有如果有出現嚴重的發育問題,當然更應及時就醫,以確保牙齒的健康發育。

 

四、寶寶長牙是否會影響食慾?長牙可以吃什麼?

寶寶在長牙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些不適症狀,其中之一就是食慾不振,尤其是在長牙的初期階段。寶寶長牙時由於牙齦會受刺激而變得紅腫、疼痛,甚至敏感,所以會降低對固體食物的接受度,而對吃奶或容易吞嚥、流質的食物需求增加。除了食慾可能有所波動外,部分寶寶還會變得焦慮、煩躁,甚至拒絕進食,所以很多家長會開始擔心寶寶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

如果寶寶在長牙時難以進食或失去食慾,可讓孩子試試以下這些食物,以確保營養攝取不受影響:

  • 軟食或泥狀食物:在寶寶長牙期間,可選擇一些軟爛、易咀嚼的食物來幫助進食,例如:熟透的水果泥(蘋果泥、香蕉泥)、煮爛的蔬菜泥(如胡蘿蔔泥、南瓜泥)等,這些食物較不會刺激牙齦,且容易咀嚼。
  • 冷食或涼性食物:冰冷的食物能幫助緩解牙齦疼痛。例如可將果泥或優格稍微冷藏後給寶寶食用,冰冷的感覺能夠鎮靜牙齦、減少不適。
  • 小塊食物:若寶寶已經可以開始進食較大塊的食物,家長可以選擇質地軟且容易咬斷的小塊食物,如蒸熟的番薯塊、水果塊或小塊的蛋白質給寶寶吃,這樣既能練習咀嚼,質地也不會過硬。
  • 堅硬磨牙食物:可選擇具有硬度能讓寶寶磨牙的蔬果(如胡蘿蔔條、蘋果等),或者也可直接選擇市售專為寶寶設計的磨牙餅乾,促進寶寶咀嚼功能的同時,還能達到按摩牙床的效果。

 

五、寶寶的牙齒該如何照護/舒緩?

寶寶長牙時因牙齦紅腫、發癢等症狀,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甚至睡不好。

那該怎麼做才能舒緩寶寶長牙的不適?可以試試以下照護方式:

  1. 按摩牙齦

可使用乾淨的手指、嬰兒指套、濕紗布或按摩型牙刷,輕輕擦拭並按摩寶寶的牙齦,能幫助寶寶緩解牙齦的不適和搔癢感,同時還能清潔口腔與促進血液循環。

  1. 提供柔軟的冷食或冰涼點心

若寶寶已經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可以提供些質地柔軟的冷食物,如冷藏過的蘋果泥、香蕉泥、木瓜泥、優格等,有助於緩解長牙時的不適感。

  1. 選擇適合的咬合器具

可幫寶寶準備固齒器和安撫奶嘴。固齒器不只可幫助寶寶舒緩長牙時的不適,也可訓練咀嚼、抓握和認知能力,建議可多準備幾個進行替換,以增加寶寶的新鮮感。至於安撫奶嘴則可利用吸吮動作,來安撫寶寶長牙期間的情緒躁動,只是購買時需注意尺寸,以及要挑選可消毒、易清洗、材質軟、無雙酚A、擁有安全合格認證等條件的安撫奶嘴。

  1. 使用冰鎮物品舒緩

可使用冰鎮後的固齒器或冰涼毛巾讓寶寶咬合,冰冷的感覺可有效減少牙齦的疼痛與發炎。且固齒器除了本來就能緩解長牙的不適,還能讓寶寶啃咬時較不會傷害牙齦。

  1. 準備適合磨牙的食物或副食品

除了專為寶寶設計的磨牙、咬合器具外,還可以為寶寶準備適合磨牙的切塊蔬果(如蘋果、胡蘿蔔條等)或者寶寶專用的磨牙餅乾給寶寶啃咬,建議準備多種口味,讓寶寶保持新鮮感,滿足寶寶在長牙期的咀嚼需求。只是須注意,當寶寶完食後,應馬上幫寶寶做口腔清潔,預防食物殘留於口中,減少細菌滋生機會,以避免蛀牙的發生。

  1. 尋求牙科醫師協助

如果上述方式都無法舒緩寶寶長牙的不適,且依然疼痛嚴重,建議家長可直接至小兒牙科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使用止痛藥(不建議自行購買止痛藥)。

 

六、該如何清潔寶寶牙齒以預防蛀牙?

長牙是寶寶口腔健康的重要起點,更意味著此階段就要開始注意口腔清潔,才能有效預防蛀牙,否則即使是寶寶也有蛀牙的可能性。以下整理是寶寶長牙後的口腔清潔保健要點,以有效預防蛀牙。

  • 還沒長牙就應開始清潔口腔

即使寶寶還沒開始長牙,也應用乾淨的濕毛巾或紗布,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保持口腔清潔以清除有害細菌,為未來的牙齒清潔打下基礎。

  • 從小就養成刷牙好習慣

等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就可以使用指套牙刷或嬰兒專用牙刷幫寶寶刷牙。待寶寶20顆乳牙都長完後,更應建立孩子刷牙的習慣,可選擇刷頭小的軟毛牙刷讓孩子試著自己刷牙,家長可在一旁觀察清潔狀況,並適當地協助清潔。尤其是睡前和餐後一定要刷牙,若還能加上牙線清潔更好,才能更有效清除牙縫間的牙菌。

  • 避免讓寶寶睡前喝奶或含著奶瓶入睡

如果寶寶睡前喝奶或含著奶瓶入睡(整晚使用奶瓶),可能會導致奶瓶中牛奶或奶粉的糖分停留在口腔內數小時,因而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且當細菌分解這些糖分後會產生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琺瑯質,更會加重蛀牙的風險。因此,最好避免讓寶寶長時間吸吮奶瓶或含著奶瓶入睡,特別是晚上睡前時間。

  • 定期塗氟或使用含氟牙膏

其實寶寶在長出第一顆牙齒後,就可以進行塗氟,每半年塗氟一次可增加牙齒的保護力。另外,也可使用含氟牙膏來輔助清潔牙齒,只是需注意,若是20顆乳牙還沒完全長完前,含氟牙膏的使用量建議勿超過1顆米粒大小;待20顆牙長完後,則可增加含氟牙膏使用量至1顆碗豆大小。

  • 可使用氟錠預防蛀牙

吃氟錠是預防蛀牙保健的好方法,氟錠中的氟化物可以幫牙齒抵禦酸的攻擊,同時再鈣化形成保護牆,建議6個月以上孩子就能開始使用。只是需特別注意,吃氟錠的前30分鐘應避免喝牛奶或者吃其它高鈣食物,否則氟化物會先和這些鈣質結合而喪失抵抗酸的能力,無法保護牙齒預防蛀牙。

  • 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雖然養成刷牙清潔的習慣相當重要,但這僅是維護口腔健康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平時就應讓孩子少吃會容易引起蛀牙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飲料、零食及含著奶瓶睡覺等),盡量選擇富含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乳製品、蔬菜和水果等),以助於牙齒的健康發育。

  • 定期看牙醫健康檢查

即使寶寶的牙齒還很小,也建議每年要進行兩次牙科檢查,才能幫助寶寶保持牙齒的堅固和健康,且定期牙醫檢查也能及早發現問題並加以處理。

 

※補充:若寶寶要使用氟錠預防蛀牙,可參考以下建議量:

各年齡適合攝取的氟含量不大相同,而寶寶其實滿6個月就可以開始使用氟錠,只是由於孩子年齡還小擔心可能會有吞食危險,所以建議家長可以先把氟錠壓碎,再放入孩子的口中。以下是根據各年齡階段,所整理使用氟錠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年齡範圍

建議氟錠攝取量

6個月以下

不建議使用

6個月~3歲

0.25毫克∕天

6歲以上

1毫克∕天

 

若真的不小心氟錠使用過量或發現不適合服用,而出現氟斑牙、噁心、嘔吐、腹瀉、皮膚紅疹等副作用,則應馬上減少攝取劑量或停止服用,以獲得改善,但一般還是會建議,若有在使用氟錠,請依照牙科醫師的指示,以免過量攝取造成氟中毒問題。

 

七、磨牙零食推薦巧虎寶寶磨牙餅

寶寶在長牙的階段,咀嚼需求會增加,所以除了挑選磨牙咬合器外,也可以準備具有硬度的天然切塊蔬果(如胡蘿蔔條、蘋果等),或者直接挑選專為寶寶設計的磨牙餅乾,這些不僅可以促進寶寶的咀嚼功能,還能達到按摩牙床的好處。不妨可以讓寶寶試試這款「巧虎寶寶磨牙餅」小點心,不但有多種口味可選擇,可不斷保持寶寶的新鮮感,還能滿足寶寶的在長牙期間的咀嚼需求。

之所以選擇這款「巧虎寶寶磨牙餅」,有幾點原因,如下:

  • 可滿足寶寶咀嚼需求:特殊餅體設計,可緩解長牙期間的不適。
  • 大小適中且可訓練抓握:餅體設計易於寶寶抓取,還能訓練抓握能力。
  • 多種口味可滿足新鮮感:多種口味可選擇,可豐富味覺體驗。
  • 通過400項嬰幼兒副食品合格檢驗:資訊公開透明,可讓人安心。
  • 食材成分天然單純:使用白米、蘋果粉、南瓜粉、香蕉粉、藍莓粉等。
  • 無添加化學添加物:100%無添加防腐劑、人工色素、香料及砂糖。
  • 非油炸品:使用非油炸、高溫高壓烘烤製成,且無添加油、鹽。
  • 夾鏈與小包裝設計:採獨立包裝,可多次食用且利於保存,方便又衛生。

︎ 以下附上官網購買連結

京田製菓巧虎寶寶磨牙餅(藍莓、甜菜、草莓口味)這裡買:

https://www.kyodatw.com/products/%E4%BA%AC%E7%94%B0%E8%A3%BD%E8%8F%93%E5%B7%A7%E8%99%8E%E5%AF%B6%E5%AF%B6%E7%A3%A8%E7%89%99%E9%A4%85%E8%97%8D%E8%8E%93%E7%94%9C%E8%8F%9C%E8%8D%89%E8%8E%93

京田製菓巧虎寶寶磨牙餅(蘋果、南瓜、香蕉口味)這裡買:

https://www.kyodatw.com/products/%E4%BA%AC%E7%94%B0%E8%A3%BD%E8%8F%93%E5%B7%A7%E8%99%8E%E5%AF%B6%E5%AF%B6%E7%A3%A8%E7%89%99%E9%A4%85%E8%98%8B%E6%9E%9C%E5%8D%97%E7%93%9C%E9%A6%99%E8%95%89

八、常見寶寶長牙QA時間

Q1:寶寶長牙可能會不舒服多久?

寶寶的長牙階段從6個月左右開始,會持續到2-3歲半左右,這段期間會經歷多次的長牙過程,而長牙通常會伴隨不適症狀(包含牙齦紅腫、流口水、情緒不穩等)。而一般來說,每次的長牙不適感會持續數天至1週左右的時間,為了減輕寶寶的不適感,可透過本文介紹的方式來緩解。

 

Q2:寶寶長牙需要看牙醫嗎?什麼狀況需轉介牙科?

寶寶長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並非每次都需看牙醫。然而若有以下情況,導致長牙異常或引發問題,則應及時尋求牙科專業協助。

  1. 牙齦紅腫、發炎或有膿:如果寶寶的牙齦腫脹相當嚴重,並且有膿液或發熱,很可能是因為有感染的狀況,所以需立即向牙科就醫。
  2. 長牙過程過長或持續劇烈疼痛:大多數寶寶的長牙並不會過於痛苦,但如果症狀持續好幾個月且不見改善,或寶寶依然有持續哭鬧、食慾不振等狀況,就需轉介牙科檢查是否有其它問題。
  3. 牙齒長得不規則或異常發育:若寶寶的牙齒生長不正常,比如排列不整齊或者過早、過晚才長出,建議尋求牙醫師評估,以避免未來出現口腔問題。

 

Q3: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塗氟?

氟化物是預防蛀牙的重要措施,氟離子具有抵抗侵蝕的作用,可讓牙菌斑在口腔內的活性降低。所以其實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後,家長就可以開始考慮塗氟來保護寶寶的牙齒,且每半年塗氟一次可增加孩子牙齒的保護力。但還是要提醒,不管是塗氟,還是使用氟錠或含氟牙膏,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正確的刷牙習慣,以及健康飲食習慣,才能真正避免蛀牙,否則就算按時塗氟,還是可能會蛀牙。

 

Q4:若塗氟又吃氟錠,會吃下太多氟化物嗎?

有些家長會擔心塗氟又吃氟錠,是否會有氟化物過量的問題。其實目前台灣的飲用水中並沒有添加氟,所以半年一次的塗氟,或者一天兩次的含氟牙膏再加上按照指示使用氟錠,基本上若都有按照建議量使用,氟化物其實都會在安全使用範圍內,並不會超過。且臨床上也很少有氟化物攝取過量的狀況,若真的有過量使用而造成副作用,也只要停止使用氟化物即可恢復正常。總之重點就是所有氟化物都應按照建議量來使用,若有疑慮建議直接諮詢牙醫。

 

Q5:長牙會造成發燒、感冒或腹瀉嗎?

雖然寶寶長牙會伴隨些不適,但關於長牙是否會造成發燒、感冒或腹瀉,這些症狀倒不是直接由長牙所引起的,因為長牙本身不會導致這些健康問題。只是,由於長牙期間寶寶的免疫系統會較脆弱,所以可能會同時出現這些健康問題,需請家長特別留意。

  • 發燒:雖然有些寶寶在長牙時可能會略微發燒,但通常是輕微的且體溫不會高於38°C。但如果寶寶的發燒持續多天且長時間不退,甚至伴隨其它異常症狀,則應立即就醫。
  • 感冒:長牙期老實說與感冒無直接關聯。反而可能是由於寶寶流口水量增加,或是將物品放進嘴巴,所以容易感染病毒而導致感冒。
  • 腹瀉:部分寶寶在長牙期間可能會有輕微的腸胃不適或腹瀉,但這並非直接由長牙引起,而可能是由於寶寶為了緩解長牙不適,頻繁將手或其它物品塞入嘴中,吃進不乾淨的食物或細菌,進而引發腹瀉。若寶寶有拉肚子情形,身體會透過腸道排出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因而造成身體脫水與電解質不平衡,建議可補充電解質以避免脫水和營養不良的發生。

 

Q6:補充鈣質有助於寶寶的牙齒發育嗎?

鈣質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主要礦物質,所以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建議每日攝取足夠鈣質以幫助牙齒正常健康發育,尤其是在寶寶乳牙6個月左右開始萌發階段,鈣質的影響力更不容忽視。一般寶寶出生後,主要的鈣質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但隨著寶寶進展至副食品階段,則建議從天然食物來源攝取(如乳製品、豆類、綠色蔬菜等)進行補充,這些都是鈣質的重要來源。至於若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夠鈣質,則建議可選擇天然來源成分的鈣粉,以補足體內所需要的鈣質,但需注意適量適當攝取,才能有效支持寶寶的牙齒發育。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